当前位置:首页>科研资讯

科研新闻

更多
  • 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型学校建设工作组到东城调研

    为打造一批研究型学校,催生更多优质教育科研成果,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增强研究型学校的示范辐射力度,形成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以科研先进校为基础,全面推进研究型学校建设工作。5月14日,北京市教科院基教所高中室主任殷桂金,科研员崔玉婷、占德杰,密云教科所主任张庆印一行人员,在东城教科院科研部主任沈兴文及研修员的陪同下,走进回民实验小学和景山学校,进行研究型学校建设工作调研。 沈兴文主任从目的意义、前期工作安排以及最终达成的效果等方面介绍了调研背景,指出项目旨在充分发挥北京市科研先进校的引领作用,促进成果推广和应用,打造“东城品格”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回民实验小学刘燕君校长做了“戏剧教育成就精彩人生”主题汇报,从“和合”戏剧课程体系构建出发,总结学校十年课程一体化推进策略。景山学校邱悦校长做了“科研引领 培根铸魂”主题汇报,介绍学校德育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系列化、体系化、一贯化的实施路径。两所学校的师生还进行了成果展示。师生展演集中反映了学校研究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性成果。 调研组还就研究型组织文化形成、管理机制、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分别同两所学校的校长及部分教师进行了专题访谈与座谈。 在最后的集中反馈中,调研组充分肯定了两所学校在多年科研积淀中形成的鲜活的教育经验与丰厚的研究成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的方向,即进一步梳理学校发展的理念系统、载体系统、保障系统与成果系统,在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明确“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理清内在逻辑关系,加强对学生发展的追踪,不断扩大成果传播与辐射。

    发布人:区级管理员 发布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1-05-18
  • 202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及北京市教育科学 “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申报培训工作圆满完成

    2021年,是步入“十四五”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东城教育质量提升和队伍质量提升“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面对来自一线旺盛的课题申报需求,为优化202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及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申报工作,提升申报课题的质量与水平,东城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部积极筹备、精心组织,于3月9日上午在腾讯会议平台召开了培训会,东城教育系统三百余名干部、教师参会学习,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等单位还专门设置了培训分会场。 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部研修员杨巍老师围绕“课题申报中的文献综述”重点讲述了“什么是文献”“文献的分类”“什么是文献综述”“为什么做文献综述”“好的文献综述的特点”“如何做文献综述”等内容。研修员潘利英老师围绕“如何选择有价值的课题”,重点解读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以及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南和申报书。 科研部主任沈兴文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三条中肯建议:一是要系统规划“十四五”开局工作,积极组织各级各类课题申报;二是要加强文献综述,提升课题研究专业水平;三是要选择有价值的课题,提升研究效能。 本次课题申报培训工作在区域课题管理指导部门的精心组织与基层教育单位的积极参与下圆满完成。

    发布人:区级管理员 发布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1-03-11
  • 东城区“十三五”教育科研成果专家评审会圆满举行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重要精神,宣传推广东城区“十三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引领作用,2021年1月12日上午,召开了东城区“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汇总评审会。此次汇总评审会在专家分头评审基础上,采取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教科院、北京市教科院、北京教育学院、北师大、首师大、区县教科所的24位专家,以及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院长郭鸿、副院长夏珺、科研部主任沈兴文和科研部全体教师。会议由副院长夏珺主持。 沈兴文主任详细介绍了教育科研成果评审工作的安排和要求。 郭鸿院长对各位专家光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在发言中,她回顾了“十三五”时期,在东城区委、区政府和区教工委、区教委领导下,各教育单位紧密结合东城区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教育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突出,较好地研究解决了教育改革发展中凸显出来的矛盾和问题,为区域教育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东城区“十三五”优秀科研成果征集评审工作从2020年10月开始,经过会议部署、专题培训、各单位组织成果申报,共收集包括中学、小学、学前、职成、校外、教委及直属单位在内的科研成果258项。 成果评审聘请区外专家,秉持“公正客观、质量第一、择优获奖”的原则,以“评审方案”为依据,遴选出优秀成果,将在五年一届的东城区教育科研大会上进行总结、表彰和推广。 此次成果征集评审,对于总结区“十三五”教育科研工作,规划“十四五”教育科研发展,使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布人:区级管理员 发布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1-01-13
  • 注重科研素养提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举行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优先关注课题开题论证会

    11月20日,在教育研修学院举行了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优先关注课题“提升普通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行动研究”开题论证会。 会议邀请了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校长学院)胡淑云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薛二勇教授、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室康杰主任担任开题评审专家。研修学院副院长夏珺、科研部全体老师,以及学术部的部分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傅继军老师主持。 课题负责人科研部主任沈兴文重点就核心概念界定、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影响因素、显著特征、实践策略以及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做了开题陈述。 专家首先肯定了课题研究的意义,认为“科研是教师成为卓越教师的唯一途径”,本研究是对“研究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专家就开题报告中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结果与结论等内容呈现提出建议。还建议要进一步找到课题研究的抓手,阐明科研素养的本体论问题和理论依据,找到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之间的鸿沟;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在研究成果部分,行动研究指向改进的研究,期望能提出科学的可供政府决策的参考性建议。 沈兴文表示研究团队今后要在研究中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本质与形式的关系。 夏珺认为这次开题论证会,是一次专家的命题微讲座,专家对课题研究意义的充分肯定坚定了科研团队的信心,大家要把研究进程的行动规划图、策略等核心要素提炼出来,让研究落实落位。

    发布人:区级管理员 发布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0-11-23
  • 东城区《北京教育丛书》撰写培训交流活动在研修学院举行

    2020年11月17日,东城区《北京教育丛书》撰写培训交流活动在研修学院举行。北京教育学院原副院长、《北京教育丛书》编委、《中国教育学刊》编委张彦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副研究馆员、《北京教育丛书》办公室(编辑部)主任邢素丽,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及东城区《北京教育丛书》撰写意向作者15人参加本次活动。 邢素丽就《北京教育丛书》撰写的目的、意义、工作流程及撰写要求做了详细说明。张彦春做《北京教育丛书撰写》专题讲座,以先进教育观指明了新时期《北京教育丛书》发展的方向。 研修学院科研部主任沈兴文在发言中感谢专们家对东城丛书撰写工作的指导与支持,这项活动的开展既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也利于在区域内营造培育专家型教师的良好氛围。 东城区15名《北京教育丛书》撰写意向作者是在学校推荐、区级审定的基础上选拔出的优秀教师,大家表示一定珍惜这个促进专业成长的平台,认真完成丛书撰写工作。

    发布人:区级管理员 发布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0-11-20

通知公告

更多

相关下载

更多